Search

你的希望,誰的失望?

新北市平溪的天燈,世界聞名。一年平均有30萬盞的天燈,飛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你的希望,誰的失望?

新北市平溪的天燈,世界聞名。一年平均有30萬盞的天燈,飛上天空。

飛上天空30萬,但能回收的卻只有20幾萬,每年有10萬盞的天燈,掉到峽谷,掉進深山,或是無法撿到。

這些「無法回收」的天燈,上面貼著塑膠紙,掛著鐵絲、膠帶,靜靜的躺在樹林山澗,有動物因此死亡,生態也被嚴重的破壞。儘管人們早已意識到天燈對環境的破壞,但一年新台幣三億元的商機,是當地業者維持經濟的重要命脈,要說不放,談何容易?

怎麼辦呢?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幾年前新北市政府特別推出「撿天燈送專用垃圾袋or醬油」活動,當地的天燈業者,也用回收一盞天燈紙可以換八塊錢(原本換五塊錢)的兌換機制,希望吸引大家,盡量把掉落的天燈給撿回來。

今年環保局更「進階」,不只送垃圾袋,如果回收50個「寶特瓶」可以換一個微波爐碗,拿50個鐵鋁罐,可以換一個多功能料理盤,如果拿50個天燈紙回來兌換的話,甚至可以換回一組「玻璃微波禮盒」。

東西送的越來越好,但問題並沒有真的解決。

其實,如果是掉落在「路邊」的天燈,相信就算沒有醬油可換,大家還是會願意隨手撿起,問題是,天燈飛上天之後,有多少會掉在人行路道?多少會掉落山澗樹顛?掉在那些地方的天燈,根本無法「被撿到」。

撿不到的,遠遠多於撿得到的,人們把「希望」升上天空,卻令大自然接著「失望」,環境被破壞,生物有傷亡,這塊土地,正在默默承受著人們的「歡樂」,一語不發。

放天燈的活動,已經不是新北市政府一市之事,為了推展到國際,交通部觀光局,外交部,都一起協辦,「天燈」儼然已成為台灣的「觀光看板」。

當地的里長說:「天燈不能不放,不放,平溪會變成死城」。參與淨山的環保志工說:「天燈根本沒有破壞當地環境,入山掃了半天,撿到的都是瓶罐垃圾,沒有幾個天燈」。

說來可笑,如果不是「天燈」吸引了大量觀光客,從世界各地湧來,淨山者又如何能在山林撿拾到如此多的垃圾?垃圾是人帶來的,而帶來人的,卻是天燈。

天燈沒有錯,天燈是一種「希望」。

人們把「天燈」緩緩放上天際,上面寫著內心深切的希望與祝福,那是多麼美?多麼幸福的事?但這一盞盞冉冉升空的「祝福」,眼看轉眼就要變成「垃圾」,真有人希望,自己的「願望」,都是「垃圾」嗎?

別讓「希望」,變成「失望」。

已經有很多專業人士在呼籲,天燈可放,但該更環保。現行天燈的「不分解」或說「分解緩慢」,其實是破壞環境的主要原因,如果可以讓天燈「更快的分解」,那所有的問題,就能迎刃而解。

比如說:

1、使用遇水可以分解的紙質。
2、利用紙跟糨糊取代膠帶。
3、使用竹枝取代鐵絲。
4、讓天燈在高空完全燃燒。

如果是這樣的天燈,那麼即使掉落在山澗樹巔(大多已高空燃燒),因為可以分解於環境中,所以也就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。

這樣的天燈,才是台灣應該施放的天燈。

別讓希望,變成失望。

暐瀚 2017-2-11 de 台北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言我所信、無所畏懼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!歡迎大家跟暐瀚一起聊聊!
View all posts